「第十一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DADH)審查結果出爐,共有論文34篇、海報26篇,以及專題發表(Panel)1組,將透過線上視訊會議與全球數位人文領域研究學者共享!
本屆大會將於12月1日至4日舉辦,主題為「智慧資料×數位人文」(Smart Data × Digital Humanities),投稿相當踴躍,範圍涵蓋數位人文與智慧資料相關領域理論發展、資料管理與發布、處理技術及分析方法、基礎設備與系統,以及數位人文研究應用智慧資料案例等。經國內外審查委員審慎審核,錄取論文 34 篇、海報 26 篇,以及專題發表 1 組。
植基於「居延漢簡」數位化內容及「漢代簡牘資料庫」的既有基礎上,劉欣寧擬將傳統的數位典藏系統,轉型為數位人文系統開放性平台─—「簡牘字典」,為研究者提供更清晰、更完整、更多視角的影像資料,以及更便利的研究工具。因此,該計畫將發展以簡牘為主體的影像文字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OCR)模型,建置自動字元定位與標註、自動釋讀及以圖搜圖的功能,並將資料庫導入IIIF規範、鏈結開放資料(Linked Open Data,簡稱LOD)技術,建構跨機構間數位資源得以互通共享的開放性平台。
奈文研是日本蒐藏木簡最大宗的機構,自1999年起即積極投入「木簡庫」(Wooden Tablet Database)之經營。「木簡庫」整合了「木簡資料庫」與2005年推出的「木簡圖象資料庫・木簡字典」此二系統,收錄日本全國各地木簡近54,000枚,單字圖像約100,000件。2009年其與東大史料編纂所推出「木簡字典」與「電子草書體字典資料庫」共同檢索系統,2016年更共同開發「木簡・草體字解讀系統MOJIZO」(Image Matching Search for Mokkan or Cursive Characters),提供「以圖像進行檢索」的創新服務。2017年奈文研提出「藉由木簡等研究資源的公開資料化確立參加誘發型研究計畫以達成知識的開展」(木簡等の研究資源オーペンデータ化を通じた参加誘発型研究スキーム確立による知の展開)5年計畫,進一步與國內外機構展開合作。前述文字資訊聯合檢索系統的合作開發,即在此計畫下進行。